中心簡介
本中心為人文社會學院的卓越研究計畫專案。在唐代文學與文化這一領域,尚有寬廣的研究空間,有長遠研究發展的機會。雖然目前海峽兩岸都設有唐代學會,但缺乏真正集體研究實質,本中心目的在整合優秀人才及資源,在學術領域組成實力堅強的團隊,以提昇教學及研究之品質。
服務與技術 本中心除了持續推動研究發展小組所擬定之研究計畫之外,將逐年擴大研究中心團隊的陣容,吸納跨系所、跨校的研究成員,長期推動各項計畫,且蒐集研究中心成員的研究論文,出版系列的「唐代年刊」,並舉辦國際性的唐代學術討論會,多方蒐集唐代文學與文化之相關資料,與大陸及世界各地唐代機構互訪、交換書籍資料,合作出版學術著作。 能量與積效 本中心三年來完成了二十四個子計畫,並發表了成果;舉辦一次國際學術會議,發表了六篇論文,研討會論文集由文史哲出版社出版。已設置的「唐網站」,可提升本中心在台灣學術界之能見度,使本中心有明確之發展方向,可吸引有志於唐代研究之優秀學者及研究生進入本校任教或就讀。「唐賦總編」的輯校工作,展現本中心學術能力,使其不僅成為國內唐代研究之重鎮,且必躍升為台灣對大陸乃至對世界唐代文化及文學研究之主要對口單位。
未來發展 本研究中心成員將定期集會,交換心得,以唐代的歷史事件、政經情勢、社會結構、文化生態與文學特色的交互影響,作為共同議題;研討時特重領域彼此可能交集的部分,交互檢驗,俾獲觀念的修正與啟發,使成員在過程中都能一起成長,互蒙其利,逐漸拓展研究的領域與視野,並獲得傳承與發揚。
聯絡方式 位置:人言大樓905-1室
中心成員
主任 宋建華教授
現職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主任
專長 文字學、說文學、文獻資料處理
訪問學者
105年度
愛甲弘志 教授 (京都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 Prof.AIKOH Hiroshi
專長 中晚唐文學、中國文學理論、中國詩人論
論文著述
愛甲弘志,〈杜牧の『李戡墓誌銘』について(下)〉,《京都女子大学人文学会『人文論叢』》第64號(2016年1月),頁1-23。
愛甲弘志,〈杜牧の『李戡墓誌銘』について(上)〉,《京都女子大学人文学会『人文論叢』》第63號(2015年1月),頁1-18。
愛甲弘志,〈中国文学に於ける蛙の意象について〉,《岡山大学中国文史研究会『中国文史論叢』》第9號(2013年3月),頁122-146。
愛甲弘志、西村秀人,〈京都女子大學漢語教學現狀及今後的課題〉,《國語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的多元探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年2月),頁625-644。
愛甲弘志,〈從文人師承現象看中晩唐時期文學觀的變化〉,《師大學報》第55期(2010年3月) ,頁109-131。
其他成員
|